

近年來,松山鎮積極探索鄉村振興“聚”字訣,通過黨建引領聚“力”、治理引導聚“心”、典型引路聚“能”,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跑出了“加速度”、拼出了“競爭力”、賽出了“好成績”。
以黨建引領推動干部“聚力”。2022年,在全鎮范圍內組織開展各類鄉村振興培訓班20余期,培訓人次達500余人,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模式,使參訓干部學有所得,學有所用。充分發揮鎮村兩級黨組織領導核心、政治核心作用,著力抓好鄉村振興“領頭雁”隊伍建設,搭建起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平臺。兩年來,通過扎實開展換屆“回頭看”,調整不勝任村社干部8名,配合省市招錄鄉鎮機關選調生、鄉村振興專干等,將4名學歷高、能力強的年輕干部充實到村“兩委”班子隊伍中,實實在在提升了村級干部的戰斗力和執行力。
以治理引導推動服務“聚心”。緊緊圍繞建設“群眾滿意黨組織”這一目標,扎實開展為民暖心服務體系建設。創建了一批以石門子“幸福驛站”、紅旗村“養老大院”、愛耕村“紅色研學”為代表的可復制的優秀黨建服務品牌,計劃今年在全鎮大力推廣“幸福驛站”治理模式,采取一月一主題的方式,定期開展免費午餐、健康義診、集中觀影等活動,打造“紅領1+”治理品牌,進一步擦亮支部為民服務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以典型引路推動發展“聚能”。始終堅持“發展才是硬道理”,按照“一中心、三條線、多基地”產業布局,逐步推動主導產業融合發展全覆蓋。今年,松山鎮將持續抓好30公頃林下靈芝園區管理和靈芝產業“進村入戶”工程,通過整合域內紅色歷史和生態資源,強力推進以142公里越野賽道為核心的文旅產業項目建設,完善餐飲、住宿等旅游設施,拓展極限越野、戶外宿營等產品矩陣,打造以越野賽道為核心的“三環三點”旅游產業布局。通過鼓勵各村大力發展特色集體產業,扶持推廣一批以前進五味子、東北岔中草藥為代表的特色產業種植園區,以點帶面不斷擴大種植規模,打造規模標準示范種植基地,推動全鎮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、農村繁榮。